2020年1月6日 星期一

培養孩子的自尊感

父母篇-孩子的自尊需要家长来帮忙


教養小朋友,人人都知道要讓小朋友感受到你的愛,但實踐起來有時卻又會違反這大前提。究竟教小朋友有什麼更加具體的目標呢?其中一個是培養小朋友的自我肯定感。所謂自我肯定感,也可以叫作自尊。以前我們的父母教養那一套,基本上是不顧及我們的感受的,因此也培養不到我們的自尊。例如,會對我們說:「你地以為自己是誰?本來你們只能在保良局出世。」到自己做父母了,雖然說不出這些比粗口更難聽的說話,但內在的自尊感仍然影響自己對待下一代的方法。認清這個大目標,有以下三個方法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尊感。

第一,對孩子說「謝謝」。其實我們為要對別人講「謝謝」?所謂有禮貌,其實是令別人感覺愉快。別人為何會感到愉快?深入點說,聽到別人對我們說多謝,增強了我們的自尊,令自己感覺更有價值、有用。所以,其實對大人也要勤說多謝,這反映了自己的修養,而這點對教孩子原來也很重要。對孩子說多謝,能增加孩子的自尊心。很多大人愛跟小朋友討謝謝,當孩子收到別人的禮物,父母會對孩子說:「要說什麼?」但父母自己卻從來不跟小朋友說謝謝。或許大人們怕緃壞孩子,怕小孩子自尊心過大。但其實自尊心不會過大,只會太少。人有足夠的自尊心,便不會過份自大。

第二,認真聽小朋友說話。聽小朋友說話,內容不是最重要,最重要是令孩子覺得你珍視他/她,從而增加他的自我肯定感。孩子不喜歡跟他父母說話,多是因為父母不聽他說,習慣了得不到父母的理解,因而放棄跟父母說話。聽小朋友說話,不需要做很有肉容的回應,只需重複他說的東西,讓他知道你在聆聽就可以。其實孩子撒嬌也是說話的一種,如果他撒嬌你不理他,他將來就不跟你說話了。他對你撒嬌就是求你給他自尊感。

第三,要稱讚多於斥責。要孩子有行為改變,很多父母只會鬧,其實鬧真的可以教曉小朋友遵守規則?為何鬧不能改變孩子的行為呢?這也是與自尊心有關。稱讚能增加孩子自尊心,反之,責駡會降低孩子自尊心。孩子的自尊感不能建立,他也不能發展出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。要記得,長遠來說,孩子不能因為害怕責備而做好,這不是真心遵守規則,而要因為自己真心明白好處才能做好。留意,稱讚在這裡是一種方法,不是一個目標,不是待孩子有好行為才稱讚他,而是透過讚賞而促進他的好行為。因此,不必等孩子做到完美才讚,應該見他有一點兒做好便要讚,讓他有動力去做得更好!孩子受到肯定,他自然會做好未做好的其餘事情,最重要是幫他建立自信。老實說,大人也一樣;對待我們的伴侶,我們也會很挑剔,忘記伴侶其實已做好其餘九件事。斥責很容易降低孩子的自尊感,若把他與其他孩子比較,更加會令他有種「爸媽不想做我的父母了」的感覺。另外,斥責之中隱藏憤怒,這種憤怒降低孩子的自尊感,因他覺得自己令父母憤怒,自己並不是很有用,令父母討厭。

總括來說,行為改變的大前題是增加孩子的自尊感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