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

撒嬌不同寵壞


培养自我肯定感,奠定孩子成长的基石_亲子在线授课-CCtalk

自我肯定感是如斯重要,以致很多時我們對小孩子的情況有錯誤理解。

第一,撒嬌不同寵壞。小朋友撒嬌究竟是什麼一回事?小朋友對父母撒嬌,其實是需要父母的關注。小朋友雖然要學會獨立,但學會獨立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,而是想獨立時, 又想撒一下嬌,撒下嬌後,又想獨立;於跌跌碰碰間學曉獨立。這是什麼意思呢?意思是小朋友獨立是一個過程,過程中需要撒嬌因為小朋友未夠能量獨立,他的自我肯定感未建立得穩固.所以撒嬌是回到大人身邊支取能量.大人如果這時候以為是寵壞兒女便錯了,因為是相反,不是寵得夠,而是寵得不夠.那麼什麼是寵壞呢?寵壞反而是沒有顧及小朋友的自我肯定感.例如那些什麼都幫孩子做的父母,不是在建立孩子的自我肯定感,而反而是剝削了他們的自我肯定感.小受友明明做到,為什麼要幫他?實際上令小朋友覺得自己被看不起.他被看不起的話又怎會是寵愛他呢,是不夠寵他才是真.所以寵愛是不好,只是寵愛被人誤會是太愛小朋友,其實是相反.總之,孩子撒嬌是在表達需求,家長要辨認他們真正的需求在哪裡!

第二, 小朋友會有叛逆期.這是青春期之前,troube 2之後的一次叛逆期。叛逆期與自我肯定感有何關係?叛逆期是健康的表現,代表小朋友正學會獨立,但又到真正獨立。叛逆期既要達到自由,但又需要更多的肯定感,因為叛逆可能帶來犯錯,犯錯需要父母的接納,否則若犯錯帶來責駡,他的自我肯定感便建立不夠好,只會帶他至更叛逆的方向。

第三,小朋友不想返幼稚園,這也與自我肯定感有關。孩子到幼稚園上學需要能量,能量與自我肯定感有關,而自我肯感來自父母的愛。不想返幼稚園,也是撒嬌的一種。他撒嬌就是懇求你給他能量,給他愛。其實這就是分離焦慮症的由來,分離焦慮正是源自未夠能量、未夠愛與肯定。而其實只要多點稱讚孩子,他便會有多點安心感,更有信心面對幼稚園的環境。

自我肯定感是行為與情緒問的核心,也是了解很多行為問題的鑰匙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